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CT图像脑形态改变特征观察

作者:袁 海* 奈效祯 张 勇 贾得焕 殷海燕

所属单位: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四病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的CT图像 脑形态改变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FES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8例纳入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脑部CT检查,测量、计算相关数据及指标,比较FES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脑部CT的区别,分析FES脑部CT的形态改变特征。结果 观察组的 FHI、VB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MI、PFAI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侧脑室前角间最小宽度、侧脑室颞角最大宽度(右侧)、侧脑室颞角最 大宽度(左侧)、第三脑室体部最大宽度均显著高于 对照组,侧脑室前角间最大宽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前纵裂池最大宽度、外侧裂水 平部最宽距离(左)、外侧裂垂直部最宽距离(左)、 额叶额上沟最宽距离、外侧裂水平部最宽距离 (右)、外侧裂垂直部最宽距离(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右内侧眶额叶、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极、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左侧扣 带回峡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右侧三角部明显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FES患者大脑组织形态显著 异于健康体检者,主要表现为脑萎缩、脑室扩大、 脑体积减小,其脑部CT图像的形态改变可为精神分 裂症病因学研究提供相关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CT;脑形态

【中图分类号】R445.3;R7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12

前言

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S)指的是首次发作或首次经 过抗精神药物治疗的一种病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分类单元,与慢性精神分裂症 比,其发病时间早、病程短,且不受社会环境因素及长期药物治疗的影响,可为临 床在疾病早期研究患者脑形态改变提供有效依据。研究表明,FES是单种患病率最 高的疾病,也是导致中度及以上程度精神残疾的主要来源,不仅会使患者丧失劳动 力[1]。同时,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家人的照顾,占用家庭的部分劳动力,给患者家庭 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能出现伤人、自伤、冲动、自杀、毁损物品等 行为,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临床对于FES的早期诊断及确诊十分关键[2]。但 FES的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仍以症状学为诊断标准,而对于首次接 诊医师来说,其思维判断能力及经验很大程度决定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确定客 观的诊断标准是临床研究重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手段逐渐广泛应用于 临床疾病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 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计算机化 断层显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等逐渐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MRI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刺激产生核磁共振,在经电子计算机处 理后重建图像,反映机体疾病的进展过程,但费用较高。PET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其费用偏高,限制其临床应用价值,CT扫描开创了精 神分裂症患者影像学研究的先例[3]。本研究比较FES患者与正常体检者之间的CT值,分析其差异,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