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血管阻滞剂对兔肝VX2瘤疗效的最优b值研究*
作者:刘灶松* 黄丹萍 徐向东 常汉征 杨蕊梦
所属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18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DWI监测血管阻断剂M410治疗兔肝VX2瘤疗效的最优成像b值。方法 成功建立28只肝VX2瘤模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静注M410(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于给药前、给药后14d分别进行MR平扫及DWI检查,b值分别取100、200、300、400、500、600、700、 800、900s/mm2 。观察肿瘤大小,T1WI、T2WI及DWI表现,测量并分析两组动物各b值下DWI图像的CNR。结果 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12.3、13.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给药后14d,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23.8、3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主要为高信号,部分内部见低信号凝固性坏死区;b值小于600s/mm2时,DWI图片上肿瘤与胆囊均表现为高信号影,其中胆囊呈明亮高信号,高于肿瘤信号;当b值大于 等于600s/mm2时,胆囊信号明显减低,但肿瘤仍为高信号,信号改变不明显;当b值等于700s/mm2时,治疗前后CNR的差别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WI检测新型血管阻断剂M410对兔肝VX2瘤的疗效时,b值选取700s/mm2为较为合适。
【关键词】血管阻断剂;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VX2瘤
【中图分类号】R445.2;R32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01
前言
兔VX2 肝癌模型肿瘤成瘤率高、易制作、生长迅速,并且具有与人类肝细胞癌 极为相似的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是较理想的用于影像实验研究的肝癌模型。近年 来,有不少关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监测兔 VX2肝癌治疗效果的研究[1-3],但对于DWI评价兔VX2肝癌疗效的最优成像b值,目 前还未形成统一共识[1-2]。为了进一步规范DWI检测兔VX2肝癌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血管阻滞剂对肝癌进行治疗,并从0~900s/mm2取9个b值进行成像,对相应的图像质量及弥散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DWI观察兔VX2肝癌治疗疗效选出最佳b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