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洪云恒* 曹明明 朱志军 唐玉德 刘树学 肖 铮

所属单位:中山市中医院磁共振室 (广东 中山 5284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 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之间在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 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常规的MRA检查 和3D-ASL检查,比较各项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诊断和评估方面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DWI检查均显示阴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MRA检查的TIA阳性率为52%,3D-ASL检查TIA阳性阳性率80%,数据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3D-ASL技术检查与MRA检查比较,二者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利用3D-ASL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症进行应用检 查,相较于MRA常规检查具有敏感性、特异性等优势,在诊断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关键词】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MRA;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05

前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的诱发因素比较复杂,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从目前临床统 计看,缺血性的血管病症主要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和缺血性脑梗死,二者的诱因均是血液循环出现异常,供血区脑组织缺氧,出 现代谢困难。从研究报道看,缺血性脑血管病症从脑血液流量减少到急性病变之间 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初期阶段脑灌注压的下降引发部分血流动力学的下降转 变;第二是脑血流量循环储备不够,由低灌注诱发的神经元出现异常;最后是脑部 血液流量明显减少后,代谢困难,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这就是缺血性脑梗 死,因此将一、二阶段称为“脑梗死前期”[1]。从脑梗塞的病死率来看,该病症对 病患的威胁很大,致残率带来的家庭负担很重。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检查方式来 提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跟踪,提高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的进一步恶化,检查 脑组织是否存在灌注减少,发现病症和高效诊断率有助于提高病患的预后。因素主 要与血管的病变有关,血管变窄或出现栓塞,脑动脉出现血液无法流动所致。因 为脑动脉的TIA病患在基本检查过程中,无法提供脑血管区域的血流灌注或代谢情 况,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未进行脑组织的灌注或代谢检查,可能致 使TIA病患最终确定无缺血病情,出现治疗风险[2]。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早 期提供有效、安全、无创的病症检查方案,提高脑组织缺血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有助于提高TIA的治疗效果,对于早期诊断有积极意义。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 现利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中的应用,可以提高TIA的早期发现概率,改善病症治疗情况。3D-ASL是一种 新兴的无创检查技术,它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和敏感的手段评价脑局部灌注情况。 本研究选择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在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25例的资料,对利用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现报告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