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术前CT征象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分析

作者:李彦龙1 张 媛2 王逢茂1,*

所属单位: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放射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2.延安大学咸阳医院CT室 (陕西 咸阳 712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CT征象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及术后 复发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7 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孤立性肝癌患者术前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与阴性组,并进行术后随访。对MVI阳性组与阴性组CT征象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 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术前CT征象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以COX分险比例模型对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24个月)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计收集到孤立性肝癌78例,其中MVI阳性24例、阴性54例。 MV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肝硬化背景、肿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肿瘤直径、包膜类型、肿瘤形态、癌周强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包膜类型(OR=2.997,P=0.013)、肿瘤形态(OR=4.748,P=0.001)、癌周强化(OR= 5.797,P=0.015)是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分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膜类型(HR=2.2,P=0.017)、肿瘤形态(HR =1.996,P=0.025)、微血管侵犯(HR=3.709,P=0.023)是预测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结论 术前CT征象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术前CT征象;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术后早期复发;预测

【中图分类号】R445.3; R73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39

前言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 六,其致死率更是高居第三位[1]。目前,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针对肝癌的 主要治疗方式,尤其是对孤立性肝癌而言,能够使大多数患者获益[2]。然而,由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及生存时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接受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后五年复发率近70%,即使是肝移植术患者,其术后复发率也达到25%[3-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在肝癌术后复发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VI阳性的肝癌患者, 其术后复发率高出MVI阴性者4.4倍之多[3-4]。即使是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MVI阳性的SHCC患者较于MVI阴性患者更差,两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8%、85.5%、85.5% 和75.9%、55.2%、48.3%[5]。由此可见,微血管侵犯在不同类型肝癌以及肝癌进展过程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术前准确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能够有效判断患者术后的预后状况,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干预性治疗,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术前CT征象与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为肝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像学预测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