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DCE-MRI在NSCLC诊断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韩文梅1,* 张文升2 袁书堂3

所属单位:1.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3.驻马店市中医院介入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到2018年12月到医院就诊疑似NSCLC患者156例,其中经过确诊1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测,确诊患者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共治疗2个月。统计DCE-MRI的诊断效能、鳞癌与腺癌患者强化斜率(slope)及最大强化率(MER),并分析VEGF阳性组及阴性组slope及MER水平,以及有效 组及无效组治疗前的MER、slope及廓清率(WR)。 结果 DCE-MRI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08%、98.67%、83.33%。腺癌患者MER 水平高于鳞癌患者(P<0.05);VEGF阳性组患者 MER、slope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有效组患者MER、slope、WR水平均高于无效组患者 (P<0.05)。结论 采用DCE-MR诊断NSCLC的诊断效能较好,其在评估分子靶向治疗疗效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2;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01

前言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患者早期治疗可进行手术切除,中 晚期则以综合治疗为主,但5年生存率仍较低,不足15%[1-2]。首诊患者大部分已处于病情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成为首选方案,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3]。临床治疗中,通常需要按照患者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基因位点改变等综合分析进行准确分期,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MRI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scan,DCE-MRI)通过注射对比剂后连续扫描病灶处获得对比剂在局灶的动态变化,反映局灶中情况[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DCE-MRI检测NSCLC患者,并评估分子靶向药物疗效,以期探究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