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钆贝葡胺(莫迪司)磁共振(MRI)增强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细胞癌(HCC)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记录86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小HCC与肝硬化结节MRI增强扫描信号强度、医师对MRI增强动态三期及动态四期的诊断信心评分差异,并分析MRI增强动态三期及动态四期对小HCC和肝硬化结节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86例患者共91个结节,其中小HCC 65个(71.43%),肝硬化结节21个(23.08%),胆管细胞癌2个(2.20%),局灶性结节增生2个(2.20%),腺瘤1个(1.10%)。小HCC与肝硬化结节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MRI增强动态三期诊断信心评分明显低于动态四期诊断信心评分(P<0.05)。MRI增强动态三期对小HCC及肝硬化结节诊断准确率均低于动态四期(P<0.05)。结论 钆贝葡胺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结节和小HCC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在提升医师诊断信心的同时,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肝硬化;结节;小肝细胞癌; MRI;钆贝葡胺
【中图分类号】R735.7;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29
前言
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肝细胞癌(HCC)发生于肝硬化背景下,由肝硬化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及高度异型增生结节演变而来,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患者中HCC检出率也较高[1]。但肝硬化患者常伴多种局灶性病变,小HCC病灶也较难鉴别,如何明确分辨病变性质也成为学术界研究重点[2]。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为诊断肝脏肿瘤性质的重要方法,钆贝葡胺(莫迪司)是一种新型对比剂,具有肝细胞特异性,经血液循环后可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经胆道排泄,而在小HCC中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以分析钆贝葡胺MRI肝胆期增强扫描对小HCC和肝硬化结节的诊断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4 期
2020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