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FLAIR血管高信号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闫呈新1 卫雪灵1 陈松果1 张颜波2 朱建忠1

所属单位: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在评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52例。根据T2 FLAIR图像上血管高信号征是否存在分为有血管高信号征组和无血管高信号组。比较两组患者弥散序列(DWI)上梗死体积大小、入院时及治疗10天后NIHS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基本临床资料。结果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中无远端HVS组35例(67%)和远端HVS组17例(33%)中,梗死体积大小分别为(89.74±28.82)和(73.15±26.37),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6(6~27)分及10(2~21)分,入院10天NIHSS评分分别为13(6-26)和8(0~19)分,无远端HVS组与远端HVS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明显狭窄、闭塞,HVS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9例(42%)、11例(73%),16例(89%)。HVS组中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27例,占HVS阳性组77%,血管高信号征阴性组中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5例,占HVS阴性组2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2 FLAIR序列HVS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缺血性梗死重要的影像学征象。有远端HVS的患者急性梗死灶体积较小,NIHSS评分较低,临床预后较好。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HVS的出现率越高。大脑中动脉区HVS联合MRA有利于临床评估

脑梗死的病变范围、血管病变的大致位置、血管的狭窄程度,可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高信号血管征;大脑中动脉闭塞

【中图分类号】R743.3;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02

前言

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是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上沿脑沟及脑表面分布的点状、线状或条状高信号影[1],最多见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虽然HVS形成的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多项研究认为FLAIR高信号血管征是软脑膜侧支循环的逆向血流缓慢导致的[2-5]。关于它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面积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具有争议。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以探讨T2 FLAIR高信号血管征在急性脑梗死病情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