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胃间质瘤64排螺旋CT图像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43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胃间质瘤的CT图像表现特征及64排螺旋CT在胃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43例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15例良性,25例恶性,3例交界性肿瘤。23例位于胃部,9例位于小肠,8例位于结肠,3例位于肠系膜。CT平扫病灶部位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表现,肿块密度多数显示均匀,仅8例软组织密度影显示不均匀;CT增强扫描肿瘤于静脉期强化最为明显,且于肿块周围出现簇状小血管影,动脉期强化程度较静脉期弱。结论 64排螺旋CT对胃间质瘤病灶情况显示清楚,对肿瘤的定位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6 4排螺旋CT;胃间质瘤;诊断;图像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5.2;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36
前言
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又被称为胃肠道间(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胃部[1-2]。由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临床上依靠单纯患者症状表现进行诊断,往往具有一定困难[3]。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除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外,通常结合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有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有助于提高对胃间质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4-5]。为此,本文使用64排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CT图像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内容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4 期
2020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