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EB-DNA联合PET/CT 诊断鼻咽癌患者复发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 野1 赵 蕊2 王 俊1

所属单位:1.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影像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2.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磁共振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EB-DNA联合PET/CT诊断鼻咽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鼻咽癌复查患者165例,其中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复发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实施EB-DNA检测、PET/CT检测及病理活检。观察EB-DNA检测、PET/CT检测分别及联合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活检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共58例鼻咽癌复发患者,经血浆EB-DNA定量诊断复发42例(72.41%);经PET/CT检查诊断复发47例(81.03%);两者联合诊断复发55例(94.83%)。58例鼻咽癌复发患者,血浆EB-DNA定量检测、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值为0.4);两种诊断方式联合与病理学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EB-DNA定量检测与PET/CT检查结果呈正相关(r=0.874,P<0.05)。结论采用EB-DNA联合PET/CT的方法诊断鼻咽癌复发较单一诊断准确率更高。

【关键词】鼻咽癌;复发;EB病毒DNA;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中图分类号】R730.44;R73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5.026

前言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鼻腔黏膜,高发于30~50岁中年男性,其恶性程度相对较高;因鼻咽部肿块较隐蔽,手术无法完全切除原发病灶,故复发及转移率均较高[1]。鼻咽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多认为其与遗传、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及环境等因素有关,相关研究证实,几乎全部未分化鼻咽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B-DNA,故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2]。杜云等[3]研究认为,受EB病毒感染后其在人体潜伏期为终身,随时可感染宿主细胞发生恶化,进而形成肿瘤,故定量分析血浆中EB病毒DNA水平起着监测肿瘤早期复发、转移的作用。随着近年医学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肿瘤细胞检测,其可无创、定量且动态监测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故在鼻咽癌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方面优势明显[4]。基于此,本研究将EB-DNA与PET/CT诊断进行联合,观察联合诊断鼻咽癌患者检出率 及其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现将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