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节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魏 琴1 黄 薇1 潘志华2

所属单位:1.四川省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体检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2.四川省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PDF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进行确诊为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 根据扫描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X线平片) 和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结节的检出数量以及形态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均检出结节数93枚,观察组对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黏连征形态学检出数多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86例患者中,对照组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6.42±5.47)mm,观察组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13.19±7.86)mm,两组患者测量结节直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0)。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在对肺结节的诊断中,对肺结节检出数量以及形态特征表现方面较胸部X线平片更具优势,且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者受照剂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部X线;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诊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19

前言

肺结节病也称肉样瘤,鲍氏类肉瘤等。属于一种非干酪性肉芽肿。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发病率较欧洲发病率相对较低,以中老年女性略多见。结节病的基本病理改变,系非干酪性肉芽肿(由上皮样细 胞、郎格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细胞组成),可侵犯全身淋巴 结、肺、眼、皮肤、肝、骨等组织。病变可在淋巴结或肺实质[1]。结节可在数月内完全吸收,也可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形成肺间质的弥漫 性纤维化。肺结节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将引发严重后果[2]。临床上对肺结节的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包括X线、CT扫描等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血液抽取与活体组织提取,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3]。根据相关资料显示X线胸片对肺结节病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 而CT扫描虽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加大,其对结合病的诊断价值也得到了相关映证,但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辐射量,因此也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为了减少这一损伤,低剂量螺旋CT的使用将尤为重要,但目前临床上对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价值研究方面还比较少[4]。为了此,本文收集了我院收治的86例肺结节患者的基本资料,分别对其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