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陈红兵1 罗英女2

所属单位:1.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 (湖北 荆州 434001) 2.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 (湖北 荆州 434001)

PDF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肾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整理8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做参照,计算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对不同类型肾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0%(68/80)、71.25%(57/80), 低于多期增强扫描100%(80/80)、 97.50%(7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12.973、20.907,P<0.001); 肾囊肿CT平扫表现为典型边界清晰的囊性病灶,平均CT值为15HU,形态多为类圆形,囊壁薄,多期增强扫描中未见明显强化;结核性脓肾CT平扫主要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直径0.5cm,多期增强扫描中呈现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瘤瘤体形态多为类圆形,最小径2.4cm,最大径10.96cm,6例患者平扫为稍低密度影,3 例瘤体呈现稍高密度影,2例瘤体呈现混杂密度,多期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肾盂癌病灶外形不规则,肾盂期增强扫描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6例患者累及肾实质;肾癌平均最大径(6.12±1.03)cm,多位于上级,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强化,18例患者呈现轻-中度强化,出血、囊性改变区域 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显示对不同肾占位性病变的图像特征,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肾占 位性病变;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32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36

前言

  肾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临床中,常见肾占位性病变,主要为两大类型,其一为囊性病变,其二为实性病变,在实性病变中,又可分为良性、恶性疾病之分,目前临床对于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随着多层螺旋CT的逐渐普及,多层螺旋CT具有操作简单,扫描成像时间短等优势,可清楚的病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应用多层螺旋CT在对肾 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有相关研究报道,多层螺旋CT可对肾占位性病变进行明确术前诊断,但对于少见或影像学不典型的肾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平扫疾病定性诊断准确率较低[1-4]。为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本研究收集了80例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集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