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 随访结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 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5例颅内动脉 瘤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时间1-2年内 于同期接受DSA检查、MRA检查,评价MRA 图像质量,并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 MRA对动脉瘤残留、复发及载瘤动脉通畅 性的判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MRA影像质量评分为(3.16±0.57)分,优良率为 86.67%(39/45);MRA判断动脉瘤残留的灵 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0.00%、 86.67%、84.44%,与DSA随访的Kappa值为 0.656;MRA判断动脉瘤复发的灵敏度、特 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3.33%、92.31%、 91.11%,与DSA随访的Kappa值为0.663; MRA判断载瘤动脉通畅的灵敏度、特异 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10%、100.00%、 88.89%,与DSA随访的Kappa值为0.497。 结论 MRA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动脉瘤残留、复发及载瘤动脉 通畅性有较好的判断价值,但对其中不确定结果,临床应做个体化分析,必要时结 合DSA判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 圈;栓塞术后;磁共振血管造影;随访评估
【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1.002
前言
颅内动脉瘤指脑动脉管壁病理性扩张呈瘤状凸起的脑血管疾病, 人群发病率约在3.6%~6%,其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有 较高致死、致残率[1]。当前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线方 案,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主要方式,被认为较单纯弹簧圈栓塞 更具优势,但尽管如此,患者栓塞术后仍存在栓塞不全、动脉瘤残 留及复发等问题,因此进行影像随访至关重要[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是评价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在血管内栓塞诊断及术后随访中有 重要应用,但因DSA存在有创性、操作风险性,且价格高昂,并不适合 长期随访应用[3]。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常见诊 断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式,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因材料存在金 属放射伪影和电离辐射,CTA用于术后随访局限性较大,临床以MRA随 访多见[4]。但也有报道指出,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在MRA检查中也常存 在信号丢失情况,随访可靠性受到质疑[5]。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支架 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MRA随访,通过与DSA检查进行对比,旨在探究其随访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1 期
2020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