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CT、MRI技术在鞍区囊 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 8月我院收治的68例鞍区囊性病变患者临 床资料,均行CT、MRI扫描检查,以术后 病理结果为参照,评估CT、MRI技术在鞍 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I诊 断鞍区囊性病变有9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不 一致,CT诊断鞍区囊性病变有16例与术 后病理结果不一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鞍区囊性病变的一致性为0.87(59/68),较CT诊断鞍区囊性病变的 一致性0.76(52/68)高;鞍区囊性病变如 Rathke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蛛网 膜囊肿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各具有其特 点。结论 鞍区囊性病变的CT、MRI影像学 特点各异,MRI在鞍区囊性病变不同分类 鉴别诊断中较CT更具优势。
【关键词】鞍区囊性病变;CT;MRI;影像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9.4;R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1.003
前言
鞍区病变是一种起源于腺体的原始外胚层颅咽管口凹,以囊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多种疾病总称,鞍区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发病率最高且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囊性病变是鞍区占位中最为特殊的类型[1];相关数据报告提示尸检中无症状囊性病变检出率约为18%[2],因此鞍区囊性病变的早期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影像学技术CT、MRI等在本病鉴别诊断中逐渐被应用[3],但文献研究表明,鞍区囊性病变临床诊断时病灶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同一肿瘤存在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甚至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4],为此,本文探究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点,以期提高鞍区囊性病变患者影像学诊断能力。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1 期
2020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