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多普勒超声、MSCT 及MRI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薛 利1 黄 伟2
所属单位:1.四川省眉山市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2.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PDF摘要
目的 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US)、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 及磁共振成像 (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maging,MRI)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 值。方法 收集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426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 象,所有纳入患者均行TVUS、MSCT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Kappa一致性检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 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和Kappa值;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种方法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 (AUC)表示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426例的宫颈病变患者经确诊宫颈癌患者10例,经 TVUS诊断出8例,MSCT诊断出6例,MRI诊断出8例;采TVUS、MSCT和MR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 阴性预测、Kappa值和AUC依次为98.12%、 80.00%、98.56%、57.14%、99.51%、 0.657、0.893,98.12%、60.00%、 99.04%、60.00%、99.04%、0.590、0.795 和98.59%、80.00%、99.04%、66.67%、 99.52%、0.720、0.895,三种方法诊断价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种方法对宫颈癌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MRI一致性最好。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核 磁共振成像;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44;R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1.036
前言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宫颈癌患者早期不无明显症状,与宫颈肌瘤、宫颈炎症病变临床表现相似、易混淆,故临床常常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1]。目前,临床上宫颈癌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妇科检查以及多种影像学辅助诊断。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US)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子宫及盆腔肿块的结构与血流分布,常用于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2]。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是在C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多平面、多角度观察子宫及子宫颈的解剖结构,在评估中晚期宫颈癌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中具有明显优势[3]。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从解剖学的角度清晰的观察病灶部位,正逐步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4]。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研究这些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但至今尚未明确宫颈癌的最佳诊断方法。因此,本研究比较TVUS、MSCT及MRI在宫颈癌诊 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1 期
2020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