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胃肠彩超、腹部X线 平片、CT平扫与空气灌肠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及复位效果评估的对比分析
作者:那 熹 王 伟
所属单位:青海省西宁市中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PDF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胃肠彩超、腹部 X线平片、CT平扫与空气灌肠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及复位效果评估。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影像资料, 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率及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总结小儿肠套叠的影像特征。结果 胃肠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CT平扫和空气灌肠,而CT平扫和空气灌肠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胃肠彩超示:腹部可探及不均匀低回声包块,包块轮廓模糊,可见套筒征;腹部X线平片表现为官腔狭窄,具有较差的扩张性;CT 平扫可表现出靶征、慧星尾征、套筒征、 肾形征及不规则肿块征等征象;而空气灌肠造影示病变肠道远端部可见软组织影, 显示杯口征象。结论 胃肠彩超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在复位治疗后监测中,CT平扫和空气灌肠造影检查可较为清晰的显示其图像,为预后评估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胃肠彩超;腹部X线平片;CT 平扫;空气灌肠;小儿肠套叠
【中图分类号】R725.7;R445.1;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1.041
前言
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在X线的透视下进行钡剂灌肠或空气灌肠治疗,其临床治疗价值也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具有较高的复位效果,但更为重要的是快速明确诊断[1-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种检查方法在小儿肠套叠中被予以应用,当不同检查方法其诊断价值参差不齐,故找寻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是目前小儿肠套叠的研究热点[3-4]。为进一步探讨胃肠彩超、腹部X线平片、CT平扫与空气灌肠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及复位效果评估,本文通过对6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1 期
2020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