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磁共振(MRI)与CT对桥脑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鉴别的价值研究。方法 回归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28例桥脑出血性 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病 灶MRI及CT表现特征及两检查方式在桥脑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提示,26例患者中共检出42个病灶,其中单发22例,多发4例,病灶形态主要为类圆形与结节状,病灶面积0.56cm2-5.4cm2,平均(2.74±0.87) cm2;MRI共提示40个病灶,T1WI扫描病灶 呈高、等信号,T2WI扫描中,25个病灶呈低信号,12个呈高信号,3个呈等信号; SWI扫描中,所有病灶均呈低信号,呈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中有点状、条状或桑葚样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环;CT平扫共提示28个病灶,病灶边缘较清晰,病灶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其中21个经平扫 护表现为高密度影,7个表现为混杂密度影,病灶可见多发或单发斑片钙化,病灶大小不等,直径0.2cm~4cm之间;MRI病灶检出率高于CT,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MRI提示病灶平均面积大于CT,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对桥脑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能准确检出病灶、 提示病灶位置并评估出血面积,诊断价值高于CT。
【关键词】MRI;CT;桥脑出血性海绵状 血管瘤;鉴别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R73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1.004
前言
脑海绵状血管瘤(CCA)为中枢系统血管畸形疾病,瘤体管壁缺乏肌层与弹力纤维,易出现反复性出血,病灶位置的不同将导致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CCA多发于幕上,以桥脑海绵状血管瘤占比最高[1-2]。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最易出现反复性出血,累及周围脑组织,临床表现为癫痫、神经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术前准确定位桥脑海绵状血管瘤位置及出血情况,在患者的治疗中至关重要, CT与MRI均是诊断CCA的常见方式[4-5],为比较两者在桥脑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诊断效果,我院开展如下研究。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11 期
2019年1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