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双源薄层CT图像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程 利1 杨家友2 陈月华1 叶翊翔1
所属单位: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福建 南平 353000)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 (福建 南平 353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双源薄层CT图像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COPD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双源薄层CT检查对COPD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情况以及图像表现。结果 86例疑似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COPD患64例被证实,其中预后良好48例和预后不良16例。双源薄层CT对COPD合并肺曲霉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0%和78.62%,阳性和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2%和82.16%。在双源薄层CT检查中,合并肺曲霉菌感染COPD中斑片渗出影最为常见,而空洞征象最为少见,且其病灶大多为双肺多发,上叶和外周带分布较多,而左肺分布较少。预后良好患者其斑片渗出影、晕轮征、双肺纹理粗乱、实变影、胸腔积液、空气新月征、结节影和空洞相关肺部征象出现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结论 双源薄层CT检查对COPD合并肺曲霉菌感染诊断率较高,且其相关肺部征象表现与该患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其预后也具有一 定的评估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曲霉菌感染;双源薄层CT;预后;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45.3;R5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1.015
前言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1],但随着该类药物应用时间的延长以及有创治疗方案的推广,有部分病例资料显示,不少合并有基础疾病的COP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且该类患者其预后效果更差,生存率更低,由此可见,及时明确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并积极予以有效治疗是提高该类患者预后生存的有效手段[2-3]。本文主要对86例疑似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11 期
2019年1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