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下腔静脉MDCT测量及扁平下腔静脉在外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冒晋宇1 曹和涛2

所属单位: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放射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PDF

摘要

目的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IVC)形 态、扁平下腔静脉(FIVC)分别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以及FIVC在外伤患者容量评估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正常成人全腹部MDCT平扫图像,分析男女性各年龄组间IVC长短径比值的差异、男女两组间 IVC长短径比值的差异及FIVC与年龄、性别的关系。选择入院2小时内进行腹部CT扫描的成年外伤患者,将患者分为中青年和老年分别进行分析,比较FIVC组和非扁平下腔静脉(NFIVC)组间的临床资料。结果 FIVC男女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IVC 组患者的年龄高于NFIVC组年龄;老年组FIVC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患者FIVC组比NFIVC组有更高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乳酸升高患者构成比、 休克率及死亡率,收缩压(SBP),血红蛋白浓度更低,死亡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短, 且需要更多的输血量及输液量;老年患者FIVC组比NFIVC组有更高的ISS和死亡率, 死亡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短;老年FIVC组男性ISS、输血量高于女性。结论 在正常成人中FIVC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腹部CT所检出的FIVC提示中青年外伤患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且预后不佳; 老年外伤患者FIVC与低血容量状态、休克 无明显相关性,但提示预后不佳。

【关键词】扁平下腔静脉;多排螺旋CT; 低血容量;休克

【中图分类号】R445.3;R5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1.039

前言

  随着工业及城市交通的发展,严重创伤患者逐年增多,有研究[1]表明低血容量性休克是除颅脑外伤之外创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准确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尤为关键,目前常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监测来判断[2-3],但临床体征影响因素多,灵敏度、精确度较差; 部分患者因技术或自身条件所限,不能及时建立动脉或深静脉通道来有效监测,因而临床需要一种快速无创准确的手段来协助评估创伤患者的容量状态。既往的研究表明通过超声测量心脏或IVC直径可以预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信息[4-7],但不适用于机械通气及皮下气肿的患者, 且不同的操作者会导致结果误差。随着CT技术的飞速发展,MDCT逐渐成为严重外伤患者检查的首选,目前利用FIVC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既往研究证实IVC形态与容量状态相关,但FIVC也可见于正常成人,本文旨在探究FIVC能否在所有年龄组的成年外伤患者中准确评估容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