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 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例骨血管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法进行分析;5例为单发性,病理回报2例为血管肉瘤,2例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 例为低度恶性血管肿瘤;1例为多发性, 病理回报为多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结果 患者均为成年人,6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 4例行CT平扫1例行CT增强,4例行MRI平扫2例行MRI增强扫描,单发病灶均位于长骨,发生于骨端至骨干,多近骨端,主要表现依恶性程度加重相对明显,见有溶骨性骨质破坏(多为纯溶骨性)、骨皮质中断 (病灶可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骨质不同程度膨胀但多为轻度,无论恶性程度如何,病灶边缘骨质硬化及骨膜反应均不明显,1例多发病灶弥漫侵犯脊柱骨盆肋骨,主要表现纯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肋骨骨质膨胀、病理性骨折。结论 骨血管 性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很少见,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共性,将多种影像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对其同发生于其他组织的骨肿瘤的鉴别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确诊还需病理检查。
【关键词】骨;恶性血管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影像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3;R73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1.041
前言
骨的血管性(脉管性)恶性肿瘤很少见,以往分类复杂、名称较多,2013版WHO分类骨恶性脉管性肿瘤包括恶性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及血管肉瘤(EA),另有中间型的上皮样血管瘤[1],血管肉瘤较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恶性程度高,骨恶性血管肿瘤由于属罕少见病,多为个案及少数病例的报道,且在影像表现方面特征性不明显,导致误诊的几率大。本次研究选择了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病理回报的6例原发性骨恶性血管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复习文献资料,进一步探究其影像表现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11 期
2019年1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