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下肢动脉CTA与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任晓静

所属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拟诊断为例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MRA两种检查,并于结束后7d行血管数字减影(DSA) 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A 及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并绘制二者的ROC曲线。 结果 300例拟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金标准DSA检查阳性患者288例, 其中膝上动脉狭窄246例,膝下动脉狭窄42例;CTA检查阳性患者278例,其中膝上动脉狭窄242例,膝下动脉狭窄36例,诊断的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917, Kappa值为0.628,与金标准DSA的一致性一般;MRA检查阳性患者284例,其中膝上动脉狭窄244例,膝下动脉狭窄40例,诊断的灵敏度为0.972,特异度为0.667, Kappa值为0.551,金标准DSA的一致性一 般;依据CTA、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ROC曲线,CT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AUC为0.819,95%CL为0.657-0.982; 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AUC为0.939,95%CL为0.000-1.000。结论 MRA较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但临床运用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 影;糖尿病;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R781.6+4;R65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1.042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则是其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较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证实,我国糖尿病约76.7%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甚者会发生足部溃疡以致截肢[1]。国外相关研究报道表明, 成年患者足或下肢截肢约40%为糖尿病所致,且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约70%的费用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正是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发病率及严重后果,使得该病的及时、早期诊断与治疗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影像学方法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血管数字减影 (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检查方式均是临床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方法[2],其中DSA由于准确可靠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但其具有一定创伤性,且会造成放射线暴露,临床运用受到限制。CTA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但由于需要注射造影剂, 对人体具有一定伤害性;MRA在血管成像分辨力及诊断准确度方面与金标准D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同样会出现背景抑制、效果较差等现象[3]。目前选择何种方式作为首选仍具有争议,因此本研究回顾性我院2016年收治的300例拟诊断为例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比较分析CTA与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作用,详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