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的CT后处理技术影 像学特征及临床应 用价值分析*

作者:兰 图 李爽乐

所属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PDF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 伤的CT后处理技术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 9月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共56例为研究对象,56例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 收集5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放射科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观察冠状面、矢状面、轴位等显示状况,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影像学特点, 比较MSCT平扫及后处理技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的检出率。结果 MSCT平扫对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检出率为52.54%,后处理技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检出率为 96.61%,后处理技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SCT平扫,差异有统 计学差异(P<0.05);56例患者中,眼球 损伤59眼,眼环不完整12眼,球内出血25 眼,晶状体脱位8眼,晶状体缺如6眼, 前房加深、视网膜剥离各6眼,眼球破裂 2眼。眼内异物24枚,CT平扫图像主要表 现为眼球体积缩小,多数患者可见眼球壁 不规则,球内正常解剖结构紊乱;视神经 密度增高,局部增粗,边缘模糊,弯曲变 性,骨窗显示眶壁骨折。CT平扫冠状面、 矢状面均可见视神经增粗,视神经垂直部 位存在弯曲变形,局部密度增高,少数视 神经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MPR图像可 直观显示眼环的完整性,沿视神经走行的 斜位重建能准确地观察视神经损伤的情 况。结论 CT后处理技术可直观、立体且 全面显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影像学特 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 据。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CT后处理技术;影像学特征;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1.1;R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9.012

前言

外伤性神经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眼外伤疾病之一,由于眼球结构 较为复杂,外伤性神经损伤具备一些临床特点,如透明的屈光可因外伤出血、炎症以及外伤瘢痕而影响其透明性,导致患者视力减退,其 中角膜、晶体因无血管结构,外伤后易出现继发感染,另一方面对于 穿透伤严重者,可诱发检测感性眼睛发炎,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双目失明[1]。MSCT临床是检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主要影像学手段,CT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可进行多方位、多序列进行成像[2-3]。既往 文献认为,在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上外伤后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传入 性瞳孔对光反射异常是影像学中诊断视神经损伤的主要依据,结合后 处理技术,可立体显示、观察是否合并骨折,骨折角度、范围、位置[4]。为进一步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CT后处理技术影像学特征及 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收集了56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各项临床资 料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