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RI、CT检查对早期 腔隙性脑梗塞中的 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朱亚兰 吴湘军 屈德涛

所属单位: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德阳 618300)

PDF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 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 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 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 均进行MRI及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64例 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及影 像学资料,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 较多层螺旋CT、MRI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 梗塞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64例患者共 143个病灶,MRI检出额叶病灶57个、顶叶 18个、内囊9个、丘脑9个、小脑8个、基 底节35个、脑干4个,共检出140个病灶, 总检出率为97.90%;多层螺旋CT检出额叶 病灶37个、顶叶16个、内囊7个、丘脑6 个、小脑6个、基底节28个、脑干3个,共 检出103个病灶,总检出率为72.02%。MRI 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检出率明显高 于多层螺旋CT检查(P<0.001);多层螺旋 CT检查时间、检查费用明显低于MRI检查 (P<0.001);64例患者MRI图像中,病灶最 小2.12mm×1.10mm,T2WI病灶区表现为高 信号,T1WI为稍低信号,其中43个病灶以 结合水为主,病灶呈现为斑点、小片状, 在FLAIR、DWI序列中,病灶呈现高信号。 CT图像中病灶均呈现低密度小点或斑片 状,以基底核区边界模糊、脑实质灰质与 白质分界模糊、脑沟分界模糊为主要图像 表现。结论 MRI、CT检查均可显示早期腔 隙性脑梗塞具体发病部位情况,其中MRI 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检出率优于CT检 查。

【关键词】MRI;CT检查;早期腔隙性脑 梗塞;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2;R7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9.007

前言

  脑梗塞起病突然,若不及时就医,起病后数小时至几天内病情程 度将达到高峰,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既往文献报道,因脑梗 塞患者受到进行性血管闭塞,脑组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状态,若 改状态的持续进行,神经细胞将会出现不可逆性失活,故及时接受合 理手段改善患者患者脑组织缺氧、供血不足等情况对改善神经功能缺 损状态及提高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1-2]。目前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的首选手段为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等检查方式,CT扫描速度快,可直观显示腔隙性脑梗塞具体病灶部 位、大小、形态,便于观察到出血情况[3],MRI扫描人体软组织分辨力 高、可多方位、多序列进行成像。为进一步探讨MRI、CT检查对早期腔 隙性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收集了64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临 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现详情报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