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18F-FDG PET-CT参数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的关系分析

作者:李山岭 赵真真 王 杰 陈素芳 王振兴

所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肿瘤内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 像(18F-FDG PET-CT)参数与新辅助化疗 (NACT)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根据NACT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37)和无效组(n=35),评估化疗前、化疗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患者病灶 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测算化疗第1疗 程后、第2疗程后SUV变化值(⊿SUVmax1、 ⊿ SUV max2 )、变化率( ⊿ SUV max1%、 ⊿SUVmax2%),靶组织/非靶组织平均放射性计数(T/NT)、T/NT变化值(⊿T/NT1、⊿T/ NT2)及变化率(⊿T/NT1%、⊿T/NT2%),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疗效的效能。 结果 ①化疗第1疗程、第2疗程后,两组SUVmax均低于化疗前(P<0.05),且随时间变化而降低(P<0.05),有效组各时间点SUVmax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② 有效组⊿SUVmax1、⊿SUVmax2、⊿SUVmax1%、 ⊿SUVmax2%均高于无效组(P<0.05);③有效 组T/NT、⊿T/NT1、⊿T/NT2、⊿T/NT1%、 ⊿T/NT2%均高于无效组(P<0.05);④各指标中,SUVmax2%的AUC最高,为0.901;⊿T/ NT2%的灵敏度最高,为0.914%;⊿T/NT2 的特异度最高,为0.919。结论 18F-FDG  PET-CT SUVmax、T/NT变化值和变化率均与NACT疗效关系密切,可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NACT疗效。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9.029

前言

乳腺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且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乳腺癌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1]。与其他恶性肿瘤相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有相当比例患者确诊时已达晚期或肿瘤负荷过大而丧失手术时机。新辅助化疗(NACT)即术前辅助化疗, 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术前观察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及时作出调整、减轻肿瘤负荷,使局部晚期及降期保乳手术成为可能[2]。目前研究显示,乳腺癌NACT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率仅为10%~20%[3],因此评估NACT后疗效对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是利用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在肿瘤细胞内的浓聚程度成像的分子成像技术,有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与肿瘤区/非肿瘤区 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呈线性相关[4]。因此可利用18F-FDG PET-CT评估乳腺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的凋亡情况,监测其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探究18F-FDG PET-CT参数与NACT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