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NSCLC患者放化疗治疗应用DWI及CTP评估的价值探析
作者:孙振峰1 李大宏1 李庆国2
所属单位:1.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 (山东 莱芜 271100) 2.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莱芜 2711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CT灌注技术(CTP)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疗效的评 估价值。方法 对我院呼吸科及胸心外科 近三年(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病理证 实为NSCLC的45例患者CCRT治疗前后采用 MR-DWI及CTP检查。根据RECIST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癌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及 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 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渗透性(PS)、 到达峰值时间(TTP)]变化,探讨肿瘤ADC 值及CTP参数的相关性并分析DWI及CTP联 合评估NSCLC患者CCRT疗效的价值。结果 (1)有效组患者31例,无效组14例。(2) DWI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组患者癌灶ADC值显著增高(P<0.05),无效组癌灶ADC值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癌灶ADC值显著高于无效组治疗后(P<0.05)。(3)CTP检测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组癌灶BF值 显著增高(P<0.05),MTT值显著降低(P <0.05),无效组CT灌注参数无显著变化 (P>0.05);组间比较,有效组患者治疗 后癌灶BF值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 MTT值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3)肿瘤ADC值及CTP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WI及CTP均能反映NSCLC患者CCRT治疗后 的疗效,且二者不能相互替换,若联合应 用可更好评估患者早期放化疗效果。
【关键词】非小细胞型肺癌;DWI;CTP; 联合;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R734.2;R7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9.047
前言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居于恶性肿瘤之首[1]。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肺癌的85%,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1]。NSCLC患者早期检出率较低,被发现时多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临床多采用同步放化疗(CCRT)治疗[2],由于患者 存在个体差异,过去常采用传统的影像学方法评估患者早期CCRT治疗效果,但是由于癌灶在治疗后早期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但血供却明显减低,传统影像学检查无法精确反映患者CCRT的疗效[3]。近年来,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功能性影像学方法,如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DWI)、CT灌注成像(CTP)、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4]。不少研究表明DWI及CTP均在评估 NSCLC患者CCRT的疗效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5],本次实验进一步证实 DWI及CTP技术在评估NSCLC同步放化疗的效果中的价值,取得了较满意 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9 期
2019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