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CT血管成像与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 的评价

作者:焦宁唤*

所属单位: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1)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与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4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轻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脑侧支循环、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的情况及脑侧支血流较好组 与血流减少组的CT血管成像结果。结果 重度狭窄或闭塞组韦利斯氏(Willis)环后循环与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小于轻中度狭窄组 (P<0.05);血流较好组的MTT结果小于血流减少组(P<0.05),血流较好组的CBV、CBF、检出发病时间大于血流减少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评价中,CT血管成像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可以对患者的脑侧支循环状态进行了解,有利于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缺血性 脑卒中;脑侧支循环形成;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45.3;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10

前言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主要分为缺 血型脑卒中与出血型脑卒中,临床上以缺血型脑卒中最常见[1]。该疾病的致死率较 高,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排第一名。老年人群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很 大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脑卒中的致死率与致 残率逐渐升高[2]。因此,对患者尽早进行诊断并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当前临床 上诊断缺血型脑卒中有很大的不足,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操作者的熟练要求程度较 高,且最终得到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偏少;核磁共振诊断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容易 使局部信号不完整,很多急症或者是重症患者都不适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 像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器费用较高、辐射较大、普及率低,限制了临 床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费用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操作步骤较 为复杂,且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3]。近几年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及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 脑卒中的检查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临床上将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对患 者的脑血管形态进行直观、快速的观察,同时可以获得血流、代谢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为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4]。本研究主要是对CTA与 CTPI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评价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