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 技术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 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中央型或隔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予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并以支气管动脉DSA检查作为对照。比较CTA及DSA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及不同管径支气管动脉的检出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CTA检出共46例患者为单支支气管动脉,14例患者为2支支气管动脉,共检出支气管动脉74支; DSA检出39例患者为单支支气管动脉,21例患者为 2支支气管动脉,共检出支气管动脉81支。CTA对支 气管动脉支数的检出率为91.36%(74/81),与DSA 诊断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的74支支气管动脉管径在0.92~7.94mm,平均管径 (2.34±0.84)mm;DSA检出的支气管动脉管径在 0.61~7.85mm,平均(2.26±0.63)mm,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t=0.674,P=0.501)。在管径分布方面,CTA 对1mm以上的BA管径分布情况与DSA完全相符,仅 对≤1mm的支气管动脉漏诊7支,管径分布的诊断 符合率为91.36%(74/81)。结论 中央型肺癌存在肺 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的可能,与DSA相比, CTA对中央型肺癌的BA同样有良好显示,且可同时显示是否存在肺动脉供血,可更全面地观察肿瘤供 血情况,且无创、扫描快速、操作简单,更易被患者接受,可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CT血管造影;管径
【中图分类号】R445.3: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19
前言
肺癌居恶性肿瘤致患者死亡的首位,目前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数据显示,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8%左右[1]。肺癌血供对介入治疗的给药方式与栓塞靶血管的确定均有关,成为介入放射中的重要研究课题[2]。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具有高分辨率,但操作会造成较大创伤,且对操作者技术依赖性强,图像缺乏三维立体表现,加之费用高、医师及患者会受到X线辐射等,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3]。随着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CTA)已可快速、无创、立体地显示支气管动脉,逐渐在肺癌血供的检查中得到应用[4]。本研究以6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为例,分析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技术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