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应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价值观察
作者:邱德强1,* 李宁琴2 向 前1 张 恒1 许 林1
所属单位:1.达州市中心医院CT室 (四川 达州 635000) 2.达州市中心医院ICU (四川 达州 635000)
PDF摘要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对95例经多层螺旋CT检出肺小结节或磨玻璃样变(GGO)的患者根据术前定位引导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5例,常规CT轴位扫描引导穿刺)和MPR组(40例,利用MPR技术对肺内结节穿刺术前定位),评估两组定位穿刺与手术情况,并评价定位成功率。结果 两组病灶至胸膜距离、胸腔镜肺结节楔形切除手术时间、失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常规组相比,MPR组套管针调整次数、穿刺次数明显少,穿刺时间显著短(P<0.05)。与常规组相比,MPR组轻度气胸发生率、肺内出血率明显低(P<0.05),定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可直观显示穿刺定位路径,减少穿刺过程的调整次数、所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肺小结节;术前定位
【中图分类号】R445.3;R65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22
前言
肺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始终高居国内恶性肿瘤之首,同时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能 够在疾病早期得到明确诊断,并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对症治疗[1]。微创肺癌根治术 经验的积累和相关技术尤其是胸腔镜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使得早期手术兼具创伤小、 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效果不断得到改善[2]。但由于很多肺小结节尤其是 磨玻璃样变(ground glass opacity, GGO)难以用肉眼发现或用手触及,术中胸腔镜下常难以准确定位,致手术时间延长甚至中转开胸手术[3]。本研究重点观察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技术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的成功率及为CT在术前定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