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左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减低患者76例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对76例患者进 行CTA、CMR的扫描诊断比较心功能分级及结果。结果 CTA扫描76例患者,其中14例患者为扩张型心 肌病,心功能1~2级(9/14)例,3~4级(5/14例);62 例患者为缺血型心肌病,心功能1~2级(33/62)例, 3~4级(29/62例)。CMR扫描诊断结果:扩张型心肌 病组患者存在延迟退化的几率为35.71%(5/14),明 显低于缺血型心肌病组的87.09(54/62)(P<0.05); 扩张型心肌病组非典型部位(肌壁间、片状、 弥漫性)强化的比例为28.57(4/14),明显高于 缺血型心肌病组,扩张型心肌病组心内膜下强化比例7.14%(1/14)明显低于缺血型心肌病组 80.64%(50/62)(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采取 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检测能够较好地显示心脏内部情况,对缺血性心肌病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24
前言
缺血性心肌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常见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分型, 其长期心肌缺血形成心肌纤维化,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是导致原发性心 肌病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1]。有研究报道[2],缺血性心肌病与80%的心源性猝死相关,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较多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技术已成为较为安全可靠的影像学评价的方法, 目前关于心肌受累疾病采取的主要影像学检查诊断技术是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 MRI,CMR),是能对心脏的结构、形态、灌注、瘢痕状态较为全面地进行及时反映的一种心血管系统成像技术,且图像清晰[3-4]。本研究对76例左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探讨应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研究价值,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