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28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形态学表现;同时收集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乳腺癌相关抗原 (CA153)、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 的检测结果,分析乳腺癌MRI表现与3种血清种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经Pearson相关分析,MRI检查显示肿瘤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 CA125、CE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cm的患者(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MRI影像学检查中,不同肿瘤形态、肿瘤边缘、强化方式、强化曲线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直径≥2cm、合并淋巴结转移与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的阳性表达率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卵巢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乳腺癌相关抗原
【中图分类号】R737.9;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28
前言
腺上皮和肌上皮细胞构成乳腺导管和腺泡,腺上皮异常增生是乳腺癌发生的基 础,经过不典型增生、原位乳腺癌,最终发展成浸润性乳腺癌[1]。乳腺癌作为血管 依赖性肿瘤,在其增殖、转移过程中需经过内皮细胞增殖、侵入、成熟、分化阶段 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2-3]。因此,乳腺癌内部存在着分布不均、复杂的血管网络,会增加血管微循环、组织间隙容量,这也是利用影像学评价乳腺癌的病理基础[4-5]。目前,B超、钼靶摄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都是诊断乳腺癌的常用手段[6]。故本研究分析了乳腺癌MRI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