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MSCT增强扫描对胃间质瘤术前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 珂1 刘 周2 张 波1 杨 莹1 贾国战1 乔 庆1,*
所属单位: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影像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PDF摘要
目的 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胃间质瘤术前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 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胃间质瘤的MSCT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MSCT诊断胃间质瘤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为90.00%,其中对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2.86%;对良性胃间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5.71%;肿瘤直径在1.7~21.55cm之间。其中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 有19例,直径5~15cm的患者有15例,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有6例。肿瘤较小时CT平扫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时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实质期呈持续强化。肿瘤较大时CT扫描可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肿块,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胃腔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及散在斑块状钙化;增强实性部分呈明显、持续强化,坏死灶强化不明显。结论 MS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患者临床特征有助于对胃间质瘤进行定性诊断。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间质瘤;体层摄影术;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R73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40
前言
间质瘤是消化道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消化道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 瘤,发生于胃肠空腔脏器肌层,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1]。可发生于消化道 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部位是胃,称为“胃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胃间质瘤早期症状多无特异性,使得临床诊断难度加大[3-4]。消化道钡餐造影、超声内镜、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等是早期鉴别诊断该病的主要辅助方法。超声内镜检查由于部分病变粘膜结构无明显受累,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5]。而MSCT不仅密度分辨率高,而且可以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基于此,本研究对胃间质瘤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MSCT增强扫描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