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RI)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均进行3.0T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0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MRI平扫时病灶区胃壁呈不均匀增厚,厚度约为7.22~30.62mm,病灶区正常胃黏膜形态消失或被破坏;动态增强扫描有23例患者呈不规则强化,7例患者呈分层强化;MRI对术前T分期诊断总符合率为 83.33%,T2分期的符合率为88.89%,T3分期的符合率为72.73%,T4分期的符合率为90.00%。结论 MRI 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成像速度迅速,可以有效显示胃壁分层及病灶侵犯的深度,对T2、T3期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MRI;胃癌;T分期
【中图分类号】R445.2;R32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42
前言
胃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其5年生 存率小于30%,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发病率逐渐增加,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70 岁之间[1-2]。亚洲及美洲许多国家是胃癌高发区,我国是其中之一,这与人们饮食 结构、幽门螺杆菌感染、恶性贫血、腺瘤性胃息肉及遗传因素相关。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疾病的分期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3-4]。肿瘤局部浸润深度(T)和区域淋巴结侵入(N)的评估对疾病预后及治疗计划有重要作用[5-6]。胃癌的术前分期有许多诊断方法,例如超声内窥镜、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组织活检等,不同的成像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7]。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变,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其高分辨率、低损伤及无电离辐射等强大 优势,已在胃癌临床诊断上逐步运用。有报道称[8-9],MRI扫描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 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准确度达100%,这一结果表明MRI在诊断胃癌分期上具有非 凡的潜力。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了3.0T磁共振成像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 期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