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向 旭1,* 张晓亚1 尤国庆2 吕国义1 李建灵1
所属单位:1.南阳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室 (河南 南阳 473009) 2.南阳市中心医院CT室 (河南 南阳 473009)
PDF摘要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 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MSCT检查,其中23例怀疑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者进行脊髓MRI检查。统计各检查方法检出异常情况及对脊柱异常的显示情况。结果 62例患儿X线平片共检出脊柱畸形82处, MSCT检出畸形130处,X线平片及MSCT对脊柱畸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脊柱全貌、顶椎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RI(P<0.05);MRI检查对脊髓畸形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 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地显示椎体结构,提高异常椎体的检出率,MRI检查可对椎管内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椎
【中图分类号】R445.3;R445.2;R681.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54
前言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脊柱畸形,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可出现病情的进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先天性脊柱畸形诊治的前提是明确脊柱侧弯的椎体节段,评估病灶类型、发展趋势及是否伴有椎管病变、脊髓的异常等,脊柱全长X线平片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重要诊断方式,其可显示椎体情况,但对于年龄较小、脊柱畸形较为复杂或合并其他畸形的患者来说,普通X线平片不能得到 脊柱全方位信息,为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的价值不高[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及其后处理功能的不断完善及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技术的兴起,这些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类 疾病的临床诊断。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快速获得全脊柱的成像,获取全方位的 脊柱信息,使病灶处解剖结构更为直观[2-3];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参数 成像功能,可对椎管进行良好显示[4]。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进 行MSCT及MRI扫描的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 断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3 期
2021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