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值对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注射温度的影响*

作者:张 蕊 崔茹欣 钟朝辉* 贺 毅 高雅南

所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5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电热恒温箱不同温度设定对CT增强扫描时碘对比剂注射温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200例拟行冠状动脉增强CT检 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100例患者。A组患者的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为39℃,B组患者的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为37℃。 将碘对比剂抽入高压针筒后,排出25~30mL碘对比剂注入收集瓶内,使用电子温度计分别测量收集瓶内碘对比剂抽药后的温度值及注药时温度值, 同时记录碘对比剂从开始抽取至开始注射所需的准备时长。比较两组患者碘对比剂注射时的温度值及所需的准备时长的差异。结果 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为39℃的A组患者增强注射时碘对比剂温度为(34.64±1.28)℃,而设定为37℃的B组患者增强注 射时碘对比剂温度为(32.20±1.85)℃,A组患者的增强注射时碘对比剂温度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开始抽入至开始注射的准备时长为(3.15±0.54)min,B组患者开始抽入至开始注射的准备时长为(3.17±0.57)min,A组患者开始抽入至开始注射的准备时长稍短于B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A组患者碘对比剂温度值下降为(1.79±0.56)℃,B组患者碘对比剂温度值下降为(1.92±0.55)℃,A组患者碘对比剂温度值下 降稍低于B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 结论 提高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值至39℃可以在CT增强中使注射时碘对比剂温度更接近最佳注射温度, 在临床上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热温度;碘对比剂;电热恒温箱;冠状动脉;增强CT

【中图分类号】R543.3±1;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3.058

前言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血管造影(CT augiography,CTA)在临床上的应用 日趋广泛,成为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1-2]。而CT增强扫描中所使用的非离子型 对比剂,虽药物毒副反应较少,但其高浓度、高粘滞度特性却是诱发或加重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3-4]。因此如何在使用过程中减少药物外漏、过敏等不良反应并达到最佳的图像强化效果[5-7],受到行业内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将碘对比剂预热至37℃能有效降低毒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8-9]。目前,影像科通常采用电热恒温箱以保证碘对比剂温度恒定,但电热恒温箱温度如何设定才能更利于保证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的温度达到最佳呢?目前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调节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监测注射时碘对比剂的温度,探索最佳的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