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子宫内膜癌MRI多模态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王 丹 秦珍珠 梁运霞 张玉文 陈琪璇

所属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临床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32例,术前进行常规MRI、DWI、DCEMRI扫描,评估不同成像方法临床影像特征以及子宫内膜肌层浸润和术前分期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分级关系。结果 DWI诊断病灶浸润深度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常规MRI与DCE-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诊断ⅠA期36例(66.66%)、ⅠB期28例 (73.68%)、Ⅱ期17例(60.71%)、Ⅲ期7例 (58.33%),与病理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 值=0.691,P=0.000;DWI诊断ⅠA期45例 (83.33%)、ⅠB期34例(89.47%)、Ⅱ期 24例(85.71%)、Ⅲ期12例(100.00%),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825,P=0.000;DCE-MRI诊断ⅠA期41例(75.92%)、ⅠB期32例(84.21%)、Ⅱ期20例(71.42%)、Ⅲ期10例(83.33%),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777, P=0.000。结论 DWI较常规MRI与DCE-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浸润状态及分期判断效能更高,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

【关键词】动态增强扫描;子宫内膜癌; 病理分期;肌层浸润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3.011

前言

子宫内膜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临床上癌细胞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深度均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状态,因此治疗前对患者癌细胞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对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具有具有价值[1-3]。据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成像在鉴定宫腔良性、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能够明确肿瘤的分期、位置及肌层浸润深度,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确癌组织对肌层的浸润深度与癌症分期[4]。本研究通过分析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