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影像特点研究

作者:赵伟国* 粘琦玉 夏文骞

所属单位: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CT室 (山东 青岛 2663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并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8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TA、彩色以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两者联合诊断颅内动 脉瘤的效能,同时总结颅内动脉瘤影像学特点。结果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0.88)、准确度(0.86)明显高于两者单一诊断, 且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脉瘤数目检出 率明显高于CTA、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颅内动脉瘤患者CTA影像学表现:动脉瘤颈部呈瘤样扩张但颈部狭窄,基底增宽,瘤体处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充盈均匀,低密度充盈缺损少见,高密度动脉瘤瘤体主要通过宽、窄基底与正常颅内血管相连,可见瘤颈、瘤蒂样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 瘤体呈圆或椭圆形,多突出在载瘤动脉,大动脉瘤瘤体内可见红蓝相间涡流,偶见动脉瘤样频谱,瘤体内血流速度变慢,收缩峰陡峭或呈多峰不整,舒张期末血流流速慢,但搏动指数明显高,多为双向血流频谱。结论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其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两者单一诊断,在临床中有一定推广应用优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A;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5.1; R445.3; 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14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指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首要原因,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女性,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是脑血管意外的主 要类型之一,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尽早诊治是确保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1]。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为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治疗费用昂贵、有侵袭性以及对比剂过敏等缺点,临床应用有一 定局限性[2]。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3],而CT血管造影(CTA)属于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其有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可在三维重建 技术配合下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及其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有检查时间短、层厚 薄以及扫描速度快等特点[4],在脑血管疾病临床筛查中有一定价值。故本研究探究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总结其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