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S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巧耘* 丘棱芝 陈雁晴

所属单位: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广东 惠州 516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33例患者临床与影像学(MSCT及鼻内镜检查)资料。结果 MSCT显示,33例窦腔密度不均匀;软组织影完全充填窦腔23例;部分充填窦腔10例,病灶周围有紧贴窦腔内壁的低密度影环绕; 18例发生骨质增生,其中内侧壁受累14例,外侧壁受累4例,窦壁较均匀增厚,窦腔轻度缩小;骨质破坏8例,其中内侧壁、外侧壁受累分别5例、3 例,表现为骨质吸收、缺损,周围有软组织肿块, 且病变以单侧受累多见,双侧少见,累及鼻腔者软组织影充填密度不均匀,病变内可见斑片状、结节状或团块状略高密度影,边界尚清,少数出现均匀组织影,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鼻窦黏膜光滑,有典型干酪样分泌物、息肉样组织生长,鼻息肉或黏膜水肿,窦腔积脓,且存在感染灶,上颌窦自然口狭窄。MS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符合率高于单纯MSCT、鼻内镜诊断(P<0.05)。结论  MS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效果较好,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关键词】MSCT;鼻内镜;真菌性上颌窦炎

【中图分类号】R445.3;R765.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18

前言

真菌性鼻窦炎为较罕见的鼻窦炎类型,患者因鼻窦特殊致病菌感染而发病, 其中上颌窦为该病好发部位,其次为筛窦、蝶窦、额窦,同鼻窦肿瘤、慢性鼻窦 炎较难鉴别[1-2]。病理学诊断是评估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金标准”,但其创伤性使患者可接受度较差。而CT气腔结果显示较好,尤其是MSCT扫描实现了各相位同 性,可在多个方位上对病灶进行观察,较好发现病灶细节[3],借助鼻内镜可较好评估鼻窦炎病变部位、骨质改变等。因此,本研究应用MS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