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血管内超声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钙化病变定性、定量检测价值比较*
作者:樊 刚1 李 波1 董 莉1 张林凤2,*
所属单位: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介入科 (陕西 宝鸡 721001) 2.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陕西 西安 710005)
PDF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与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定性、定量检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冠状动脉IVUS和CTA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并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A对CAC的检测及诊断价值。结果 IVUS和CTA检查在冠脉动脉斑块管腔面积、 斑块面积以及斑块负荷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4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斑块78处,其中IVUS检查检出脂质斑块34处,纤维斑块24处和钙化 斑块20处,而CTA检查检出脂质斑块32处,纤维斑块20处和钙化斑块18处,以IVU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对斑块正确检出为脂质斑块28处,纤维斑块19处和钙化斑块18处,其中CTA检查对钙化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最高;CTA检查中钙化斑块CT值显著高于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定量检测类似于IVUS检查,且对斑块的定性检查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中对冠脉钙化病变的检测优势更为显著。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钙化;检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R445.2;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3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龄化结构逐渐加重,随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多种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冠心病较为常见也较为严重[1-2]。分析大量临床资料可知,根据其发病机制的差异,冠心病患者常有多种临床症状、表现和病理特征,但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几乎仅见于有粥样硬化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壁,故对其钙化程 度、斑块特征与性质的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3-4]。而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IVUS)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动脉斑块性质的 金标准,但该检查属于介入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5]。近年来,随着影 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在临 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化,与IVUS相比,具有无创和简便的特点[6-7]。为进一步探讨 IVUS、CTA对CAC病变的检测价值,本研究对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 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分析。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1 期
2021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