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头颈部木村病的影像表现*

作者:周 宙1 凌人男1 杨敏洁1 易芹芹1 唐 娜2

所属单位:1.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20) 2.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 深圳 51802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8例完整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以中轻年男性多见,病程较长(2~30年),患者外周血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2例行血清IgE检测增高。7例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或肿块,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仅表现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CT和MRI表现为:(1)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6例,位于头颈颌面区及头皮皮下结节或肿块,累及腮腺,体积增大,腮腺内可见多发结节及肿块;(2)所有病灶中较大结节、肿块边界不清,2例单发病灶较小者其中1例边界清楚,1例边界模糊、不清楚,病灶较小时局限于浅筋膜层下,未侵犯浅筋膜;较大病灶常挤压、浸润浅筋膜层,相邻筋膜增厚、模糊,皮下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模糊,皮肤连续;(3)结节、肿块密度、信号常较均匀,未见囊变坏死,5例增强扫描呈中度至明显强化;(4)5例伴同侧或双侧引流区多发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边界清楚,密度、信号均匀,无囊变、坏死,未见融合趋势,增强呈均匀强化。结论 木村病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对于该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木村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9.81;R445.2; 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10

前言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罕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以损害皮下软组织、淋巴结及唾液腺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亚洲青年男性,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够,临床及影像学容易误诊为肿瘤,本文总结经病理证实的8例头颈部Kimura病患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