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PA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张亚斌1 陈丽媛2 陈殿森1
所属单位: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试验室 (河南 洛阳 471003)
PDF摘要
目的 探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125例,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CTPA检查,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PA对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应用价值。结果 125例疑诊患者采用CTPA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者89例,排除急性肺栓塞者36例,共检出栓子数量641个,腔内呈不均匀低密度影,左侧肺动脉栓子共55个、右侧肺动脉主干栓子187个、右下肺动脉栓子93个、支气管分支及肺叶动脉栓子306个,血管均呈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确诊组心电图呈IRBB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典型的SIQIIITIII型、V1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1-V2导联ST段抬高<0.1mV、心房颤动、顺钟转位征象的比例明显高于排除组(P<0.05);确诊组患者右室增大、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肺动脉血栓比例明显高于排除组(P<0.05);采用心电图诊断急性肺栓塞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8.80%、84.27%、30.56%,超声心动图分别为92.00%、95.51%、83.33%,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分别为95.20%、97.75%、88.89%,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采用CTPA可准确进行急性肺栓塞疾病诊断,但其为有创检查,且价格相对昂贵,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可作为早期急性肺栓塞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案。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563.5;R540.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17
前言
急性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异常物质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肺循环障碍及呼吸功能下降,引起不明原因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继冠心病、高血压病,患病率排第三位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主动脉夹层[1]。据统计,急性肺栓塞患者中仅7%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约60%死亡案例经尸体解剖后表明合并肺栓塞[2-3],高漏诊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进行准确诊断并予以合理治疗可显著减低患者死亡风险,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控制急性肺栓塞死亡率的关键[4]。目前临床上认为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金标准”,但该诊断方法需进行有创检查,且费用昂贵,而部分患者存在肺动脉造影绝对或相对禁忌症,造成该技术难以在临床上得到普及应用[5]。本研究分别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CT肺动脉造影(CTPA)进行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4 期
2020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