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SPECT/CT融合显像对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分析*

作者:陈雪果1 张岭岭2 石俊岭2

所属单位:1.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河北 邯郸 056002) 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河北 邯郸 056002)

PDF

摘要

目的 应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分析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核素MPI及CTCA检查,完成图像重建及图像融合。根据MPI靶心图计算心肌负荷总积分(SSS),并根据SSS将患者分为轻度灌注异常组、中度灌注异常组、重度灌注异常组。结果 134例患者(共有143个血流灌注异常区),其中轻度灌注异常组71例,有71个心肌灌注异常区;中度灌注异常组29例,33个心肌灌注异常区;重度灌注异常组34例,39个心肌血流灌注异常区。143个血流灌注异常区,冠脉正常16个,冠脉狭窄程度<25%、狭窄程度为25%~50%、狭窄程度为51%~74%、狭窄程度为75%~99%及完全闭塞的个数分别为19、23、44、38、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肌血流异常区负荷积分、灌注积分差都和冠脉狭窄程度呈正关联(r=0.598、0.451,P<0.05)。各组分析:轻度灌注异常组、中度灌注异常组、重度灌注异常组心肌血流异常区负荷积分、灌注积分差与冠脉狭窄程度的

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和0.328、0.631和0.482、0.441和0.312。结论 SPECT/CT融

合显像对于功能相关性冠脉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

关系密切,尤以中度灌注异常组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体层摄影术;心肌灌注显像

【中图分类号】R541.4;R4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22

前言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临床上的影像学手段主要包括2大类,即解剖学与功能学影像,前者以冠状动脉CT成像(CTCA)为代表,观察对象为冠脉血管,后者基于心肌灌注或心肌代谢变化进行成像,包括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心肌代谢显像[1]。SPECT/CT技术同时融合冠脉解剖成像与心肌功能成像,不仅能够显示冠脉血管病变,还能够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状况,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应用逐渐广泛[2]。冠脉狭窄与心肌灌注反映冠心病的不同病理生理,临床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冠脉严重狭窄者心肌灌注可能正常,而冠脉正常者也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提示二者可能并不完全相关[3]。因此,关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与心肌血流异常的关系成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应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分析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