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CT及MRI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微血管浸润进行分组,其中存在微血管浸润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存在微血管浸润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T或MRI边缘模糊征象、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TTPVI)、 门脉分支癌栓(PVTT)及弥散系数(ADC)值情况,并评估它们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过CT及MRI影像学检查,观察组患者原发性肝肿瘤直径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边缘模糊、TTPVI以及PVTT影像学征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影像学征象中局部包膜不完整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ADC平均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边缘模糊、TTPVI以及PVTT三种不同影像学征象的ROC曲线下区域面积结果:边缘模糊AUROC=0.731,AUROC=0.753; TTPVI AUROC=0.685,AUROC=0.706;PVTT AUROC=0.561,AUROC=0.561;边缘模糊与TTPVI 诊断价值明显高于PVT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边缘模糊与TTPVI诊断价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微血管浸润的CT及MRI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边缘模糊、TTPVI、PVTT以及ADC值具有明确诊断价值。
【关键词】CT;MRI;影像学检查;原发性肝癌;微血管浸润;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40
前言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在临床上尚未 明确,临床上主要采用的维持肝癌患者肝功能的治疗手段是外科对患者肝段进行切 除和肝移植,但术后复发问题是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1-4]。有研究认为,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以及评估 预后情况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临床工作中对微血管浸润存在情况是依赖患者术后病 理评价[5-7]。随着现代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CT及MRI影像学检查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具有一定诊断价值[8-10]。故本研究选取我院经手术病 理确诊的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评价CT及MRI影 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1 期
2021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