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18年8月本院90例(90个病灶)的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64例、恶性组26例。取得手术病理结果之前接收规范DCE-MRI、DWI检查,根据软件得出DCE-MRI定量参数,如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重建ADC直方图,获取平均ADC值(ADCmean)、最小ADC值(ADCmin)、 最大ADC值(ADCmax)、ADC差值及直方图的偏度、峰度。结果 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腺体Ktrans、Kep值显著高(P<0.05),Ve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Ktrans、Kep鉴别恶性、良性乳腺病变的敏感度均>80%,Kep的特异度高达93.7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腺体ADCmean、ADCmin、ADCmax均显著低,ADC差值显著高(P<0.05),直方图的偏度、峰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ADCmean诊断鉴别恶性、良性乳腺
病变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为80.77%和92.19%,其次为ADC差值的敏感度较高和
ADCmin的特异度较高。结论 DCE-MRI和ADC直方图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乳腺病变; 良恶性;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2;R4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4.025
前言
提高乳腺病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对确定治疗方案、预防疾病进展、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术前鉴别诊断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乳腺影像学为早期乳腺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包括MRI、CT扫描、乳腺导管造影、超声、数字化钼靶X线等多种形式,其中MRI检查几乎已在各大医院普及,虽然相关报道较多,但其临床诊断经验仍显不足,尤其是MRI技术诊断技术多种多样,对于不同MRI技术的应用优势仍有待普及[1-2]。近期报道[3-4]显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对乳腺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前者可体现病变血流动力学特征与病灶内微血管分布,后者可间接分析组织内微观结构变化。为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就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予以探讨,以期进一步充实临床诊断经验。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4 期
2020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