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叶倩倩1,* 周书梅1 高渐飞2
所属单位:1.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 (湖北 荆州 430000) 2.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湖北 荆州 430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CT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 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 料,均行CT检查,测量肿块平扫CT值和增强扫描三期(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最大CT值,计算皮髓期与实质期(△P1)、皮髓期与排泄期(△P2)、实质期与排泄期(△P3)的CT值差值及皮髓期/平扫CT 值(△R1)、实质期/平扫CT值(△R2)、排泄期/平扫 CT值(△R3),观察肿瘤假包膜、环形强化的有无, 并与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低级别组与高 级别组平扫CT值及增强扫描实质期、排泄期最大 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 皮髓期最大CT值高于高级别组(P<0.05);低级别组 与高级别组△P1、△P3、△R3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P2、△R1、△R2均高 于高级别组(P<0.05);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坏死、 钙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 与高级别组假包膜和环形强化的比例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肿瘤直径小于高级 别组(P<0.05)。结论 ccRCC的CT征象与病理特征有 关,CT征象有助于鉴别低、高级别ccRCC。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445.3; R73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47
前言
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约占肾恶性肿瘤的75%~80%,其发病率在我国成年人恶性肿瘤中约占 1%~3%,死亡率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1]。ccRCC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 像学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对ccRCC的定位、定性及临床分期诊断的准确 性也在不断提高[2]。CT检查在诊断ccRCC方面体现出很多优势,诊断准确率较高, 已广泛应用于ccRCC的诊断,也逐渐被患者和临床医生所接受[3]。本研究旨在分析 ccRCC的CT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为ccRCC的术前病理分级提供更多依据。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1 期
2021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