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应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岳忠彬1,* 梁 勇1 黄再红2

所属单位:1.彭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 彭州 611930) 2.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眼眶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MSCT和MSCT后处理技术处理,以手术诊断为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并分 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常规MSCT和MSCT后技术处理检查对外伤性眼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84.48%和100.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69%和89.66%,MSCT后处理技术检查对外伤性眼眶骨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MSCT检查 (χ2=9.757,P=0.002;χ2=6.562,P=0.010),在MSCT检查中,眶壁连续性中断、粉碎与移位、脂 肪疝形成、筛窦、上颌窦可见积液。眼眶上壁骨折 常显示脑挫裂伤、颅内出血以及硬膜外血肿形成。 眼眶下壁骨折提示眼眶内结缔组织可经由骨折破损 处突入上颌窦,多个层面均可表现为近地侧液体密 度影伴液平,以泪滴征最为典型。而眼眶内侧壁骨 折可见眼眶内壁连续性中断,存在内直肌挫伤, 表现为内直肌不均匀增粗,密度不均匀增高。眼眶 外侧壁骨折主要表现为骨质结构不连续,其间可 见骨折碎片影,颧蝶缝增宽。进一步MSCT后处理 技术检查提示,眼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有 些直接看到骨折线,可还表现眶壁曲度异常和眶 壁凹陷;且部分骨折处可显示局部软组织增厚,眼 肌增粗或嵌顿移位,眼球突出和眶内积气等。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外伤性眼眶骨折的检出和 诊断符合率均较常规MSCT高,且对隐匿但实际存 在的骨折线以及其周围组织情况更能清晰地立体显 示,更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眼眶外伤性骨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 R6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1.059

前言

因眼眶解剖学结构的复杂性,当眼眶外伤骨折伤及眶上、下裂时,对其内走行 神经和血管具有一定的损伤,进而造成眶上裂综合征、眶尖综合征以及相应的血管 神经损伤症状,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及时明确诊断对改善眼眶 外伤性骨折患者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1-2]。目前,X线检查是临床上骨折患者的常用检查方式,但该检查对外伤性眼眶骨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而CT在 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3-4]。但有大量病例资料显示,由于复杂性的解剖学结构,常 规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眼眶骨折的细节难以完全正确显示,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和发展,MSCT的多角度重建与大范围容积扫描所呈现出的三维立体图像更 加直观、真实,为细节性骨折的诊断提供更为有利的帮助[5-6]。为进一步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主要对58例眼眶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