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3.0T MRI与超声在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的应用
作者:贾月霞1 门晓玉2 杨汇娟1 杨春华3
所属单位: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2.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商丘 476005) 3.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核磁共振室 (河南 新乡 453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MRI)与超声在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ACC)胎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8 年5月在产前检查中发现可疑ACC的60例孕妇参加此次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进行3.0TMRI与超声检查。记录3.0T MRI与超声检查诊断ACC的分型情况,并对比3.0T MRI与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Kappa值。结果 3.0T MRI检查完全型ACC及部分型ACC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检查结果与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明显高于超声检查 (P<0.05)。结论 3.0T MRI与超声检查相比,对诊断ACC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较高,分型也较准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3.0T MRI;超声;胼胝体;胼 胝体发育不全
【中图分类号】R445.1;R75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7.001
前言
胼胝体发育不全(ACC)是胚胎期背部中线结构发育不良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主要有完全型ACC和部分型ACC,可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认知能力、语言及及运动能力,其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3]。因此,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并可实时成像的优点,是目前产前检查应用最普遍的检查方式,但其组织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较低,检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对体型肥胖、羊水过少、成像区气体较多的孕妇检查显像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磁共振(MRI)检查胼胝体发育不全越来越普遍。MRI可通过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清晰观察胎儿胼胝体结构, 直接反映胎儿胼胝体的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MRI具有视野大、空间及组织分辨率较高、可多平面成像等优点,已成为产前超声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3.0T MRI采用高信噪比、高敏感性及化学位移、平面回波成像等可显示更多的组织信息,有利于辨别细微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场MRI在诊断ACC方面准确度较高[4]。本研究通过探讨3.0T MRI与超声在诊断ACC胎儿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ACC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7 期
2020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