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刘海峰 刘 燕

所属单位: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德阳 6183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CHD患儿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MSCT和彩色多普勒检查,且均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儿童CHD的诊断符合率,并整理分析CHD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的影像学图像特征。结果 MSCT诊断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和复杂性心脏病的复合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而超声检查诊断室间隔和房间隔缺损符合率均显著 高于MSCT检查(P<0.05)。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室间隔缺损主要表现为膜部受损,且呈瘤状缺损,并可见穿过室间隔的花色血流。在动脉导管未闭中左室、左房可扩大,肺动脉呈扩张表现,其中部分显示室间隔回声连续中断,房间隔回声连续完整。而房间隔缺损中超声可见在房水平见红黄色血流经房间隔缺损处由左房分流入右房。对于复杂性心脏病而言,超声可显示多条血流,心室和心房均可表现为不同程度异常。而在MSCT检查中,对于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和复杂性心脏病表现更为明显,而在室间隔缺损中,部分可表现为主动脉靠前,且起自右心室,但肺动脉靠后且骑跨在室间隔上方,而在肺动脉瓣下即可清晰显示室间隔缺损。结论MSCT诊断心外畸形疾病价值较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内畸形疾病较高,但两者对于CHD的总诊断类似,故可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互为补充,进而进一步提高CHD的临床诊断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R5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7.020

前言

目前,临床上对于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的金标准为心导管检查,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且对设备及操作要求较高,故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2]。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也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3]。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影像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中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成为了目前临床上诊断CHD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但关于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CHD的临床价值尚未统一标准比较[4-5]。为进一步探讨MS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CHD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58例CHD患儿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