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 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2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Ca者100例,BPH 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1.5T MRI 扫描和多b值DWI检查,比较不同b值两组ADC值。结果 PCa患者DWI上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BPH患者DWI显示前列腺增生结节,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不同b值下,PCa组ADC值均存在差异,其中b值=15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1000s/mm2时的ADC值(P<0.05),b 值=10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800、1000、1500s/mm2时,PCa组ADC值均低于BPH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值=1500s/mm2时,ADC值诊断效果最佳,所得阈值为1.013×10-3mm2/s,敏感度为96.00%, 特异度为93.94%。结论 1.5T MRI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PCa和BPH,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445;R6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5.011
前言
前列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男性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 ( b e n i g 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 等,其中PCa发病率排在全球老年男性恶性肿瘤前列,且呈上升趋[1]势。及早诊断PCa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报道显示,早期筛查诊治PCa可减少约33%死亡率[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具有良好软组织分辨率,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常规MRI鉴别BPH和PCa存在一定不足[3]。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通过水分子弥散情况来其反映各组织结构变化的方法,而水分子弥散主要以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量化,通过观察ADC值可显示疾病病理生理学功能性变化,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分析1.5T MRI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在BPH与PCa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5 期
2020年05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