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脑性瘫痪患儿MRI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袁光骅 王 鹏

所属单位: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影像诊断中心 (山东 滨州 256613)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明确诊断的520例脑瘫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脑瘫类型、危险因素患儿的MRI检查结果。结果 ①520例脑瘫患儿中MRI表现异常 441例,异常率84.80%,以脑室周围软化(PVL)(18.85%)、侧脑室扩大(12.12%)、 脑萎缩(10.38%)发生率较高。②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88.00%)最高,混合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77.36%)最低, 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分别为85.93%、81.82%,以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基底节病变多见。③具缺氧窒息、早产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分别为88.12%、77.27%,均以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多见;具出生低体质量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79.49%,以PVL、 脑萎缩、基底节病变多见;具病理性黄疸 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58.41%,以基底节病变、局灶性脑缺血、髓鞘发育不良 多见。结论 MRI检查对脑瘫的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其结果或与患儿脑瘫类型及危 险因素相关。

【关键词】脑性瘫痪;磁共振成像;脑瘫类型;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5;R7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5.020

前言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始于儿童早期(出生前到出生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导致的姿势、运动功能障碍,且多数患儿合并智力低下、听觉、视力障碍及癫痫等,可持续终身,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明确脑部结构形态改变的主要技术,多项研究证实对脑瘫的早期诊断具重要价值[3-4]。本研究采集我院收治的520例脑瘫患儿的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脑瘫患儿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瘫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