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18F-FDG PET-CT显像 在甲状腺肿瘤中的 应用及与临床病理 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金丽娜 张生来

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上海 200092)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糖代谢参数和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9例,分别对甲状腺癌灶和正常组织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 49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共检出癌灶49个。病理检查发现癌灶57个,分化型甲状腺癌38例,非分化型甲状腺癌11例;淋巴结转移22例, 无淋巴结转移27例。甲状腺癌灶SUVmax为 (5.39±1.42),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1.62±0.39)(P<0.05)。分化型甲状腺与非分化型甲状腺癌的SUVmax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SUVmax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灶SUVmax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示糖代谢增高对甲状腺癌有高度提示价值,但糖代谢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正电子发射计算 机断层扫描;脱氧葡萄糖

【中图分类号】R445;R73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5.027

前言

近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 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成为肿瘤诊断及分期的重要手段[1]18F-FDG PET-CT显像的应用使得甲状腺肿瘤的检出率逐渐增高[2]。报道显示,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所发现的甲状腺肿瘤中,约1/3属于恶性肿瘤[3]。对于偶发甲状腺肿瘤,美国甲状腺学会建议应进一步采取细胞组织学诊断[4]。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参数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仍不明确。本研究对49例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癌灶糖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