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超声、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臧艳芳1 袁振林1 董军见2 邓瑞芳2
所属单位:1.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超声心电科 (河南 确山 463200) 2.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 (河南 确山 463200)
PDF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CT血管造影 (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50例拟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入院一周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CTA检查,观察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结果 CTA在ICA上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多于CDUS;两种检查方式在ICA各类型斑块检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S对CCA上易损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CTA(P<0.05);CTA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检出率98.0%,显著高于CTA的84.0%(P<0.05)。结论 CTA在ICA段斑块检出、颈动脉狭窄评估中具有优势,而CDUS能更好判断斑块表面是否规则或存在溃疡,在CCA易损斑块评估中更具价值, 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可 相互配合,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诊疗提供更有力依据。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颈动 脉狭窄;CT血管造影;斑块形 态;易损斑块
【中图分类号】R445;R65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5.029
前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人们生活节奏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动脉粥样硬化作为该病病理基础,其斑块形成能导致颈动脉狭窄、减少脑动脉血流灌注,且斑块破裂后可引起血栓,直接导致脑梗死发生[1]。颈动脉是大脑主要供血血管,相关数据显示, 93%以上脑梗死患者可检出颈动脉斑块,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其性质有利于预测脑梗死发生,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2]。超声检查能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有无斑块形成、血流动力学情况,且其操作方便、无创、价格便宜,常作为颈动脉病变检查的首选方式[3]。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可多角度、大范围观察颈动脉血管,对血管、斑块细节显示更清楚,目前在颈动脉斑块评估中也有重要应用[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超声、CTA影像资料,旨在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斑块数量、分布及性质的评估价值,为临床影像检查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5 期
2020年05月
相关文章